。在规划设计时,未将很多道路设计成直行通道,导致有许多“丁”字路、断头路。比如作为世纪城主干道的龙泉宛街和中铁逸都主干道的广州路,原本可以在金阳路设计成可互通的主干道,但因设计不合理,导致两个居住人口在10万以上的小区之间的互通不畅,广州路两头都是“丁”字路,龙泉宛街与金阳路交汇处为“丁”字路,每天下午都造成进入中铁逸都的车辆排队在金阳医院前路口掉头造堵。又如作为未来大社区的西南上城,很多路段都是“丁”字路,会导致将来进入社区的道路单一,在入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又将发展成为新的堵点和堵区。再如作为主干道的枫林路,在新世界小区与云潭路交汇处,原本早就该通行的路段,因各种原因多年一直未能通行而成为断头路,同时枫林路未与云潭路、宾阳大道直接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对新世界周边的拥堵有一定影响。再比如北京路与金阳路的立交桥,至今未完全通车投入使用,合肥路与长岭路交叉口,原本是十字路口,现仍然为“丁”字路等。
二是城市美观与城市畅通矛盾突出。作为城市主干道的长岭路、金阳路、云潭路、宾阳大道,在金阳新区规划设计初期,均设计规划为双向12车道(经咨询一些专家及曾经的市政府领导得知),并未规划修建中间隔离带,但因最初的规划设计方案未获国家发改委通过(主要是没有想到观山湖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外,发展后劲如此之足),但贵阳市委市政府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在保证道路及人行道预计宽度的前提下,在道路中间修建超宽美观隔离带,以保证在道路不能满足城市需求时便于撤除修建道路使用,比如长岭路、金阳路、云潭路中间的超宽隔离带,就是预留作为未来道路不能满足运力需求的情况下,将隔离带改造成行车道,增加运力。但从现在发展情况来看,居民出行需求比对隔离带的美观需求更为迫切,让隔离带变成通行车道对城市的作用和意义更为重大。
三是楼盘进出口设计不合理。许多楼盘的进出口设置在主干道上,进出口多,并且几乎都是直角进出,没有缓冲车道和距离,使得小区居民占道进出影响主干道通行速度,在增加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易造成拥堵。如西二环上的恒大帝景、美的林城时代等,几乎所有的小区都是直角进出(在现大强力治堵的情况下,部分楼盘的小区进出口都在改善中)。
四是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一方面是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衔接不畅。按理说城市公共交通应该分担民居的大部分出行,但现实是辖区居民宁愿私家车出行、打车出行也不愿坐公交出行,公交站点远、公交站点间衔接不畅。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之间,难以做到无缝衔接或短距离衔接。比如1号轨道林城西路站出站后要走几百米才能找到公交车站,1号线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出站后几乎无公交车站,2号轨道兴筑路出口要走几百米才能找到公交车站点等,公交站点与轨道交通站点不衔接是影响选择公交出行的障碍之一。另一方面是公交路网不发达。在64.5平方公里主城区范围内只有公交线台车公交车,按全负荷运行计算(每车60人),一次性运力为4.2万人,对于辖区近65万人口的数据来说,一次性满负荷运行只能运辖区人员的6.46%,特别是在上下班的高锋期,车少、站远、等待时间长,是居民不愿选择公交出行的主因,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辖区拥堵安信10。
五是缺少立交桥。作为一个发展强劲的城市,在辖区范围内除了在西二环线上、贵遵路上有立交桥、世纪金源前北京路上有下拉槽外,在其它主干道上没有立交桥、没有下拉槽,使得快车道不能行快车、慢车占快车道行驶、左转掉头车辆占道等影响通行速度,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因素。比如在长岭路与观山路交叉口(高新区往白云区方向),红灯时间为120秒,绿灯时间为25秒,每次绿灯时每个车道能通过车辆为6辆左右,通行时间短、通过车辆多,是造堵的主要原因,如果修建立交桥,120秒的通行时间,按照无障碍的通行速度为60km/h的速度计,在等红灯的120秒内,车辆可行驶2km,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有立交桥直接通行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说,在等红绿灯的这2分钟内,直行车辆几乎可以驶离观山湖辖区,到达白云区与观山湖区的交界地段,让原本聚集等待过灯的车辆直接通过,可以让拥堵车辆最大限度地得到分流和通过,让堵点聚集车辆越来越少。